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(记者 高凯)杨庆祥最新文学随笔集《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》日前举行新书发布会,本次活动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、PAGEONE书店联合主办。
《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》。出版方供图
作家梁鸿、作家阿乙、《青年文学》主编张菁,以及《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》作者杨庆祥当日就《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》探讨“一代人的光与影”,带领读者走进一代人的精神生活。
杨庆祥,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主要作品有批评集《80后,怎么办》《社会问题与文学想象》《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》,诗集《我选择哭泣和爱你》《世界等于零》,文学随笔集《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》等。主编有大型青年作家研究丛书“新坐标书系”;科幻小说丛书“青科幻系列”,曾获冯牧文学奖、茅盾文学新人奖、鲁迅文学奖等。
张菁认为,《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》是杨庆祥对自我的一次回望,“当他回望自己作品的时候是在看当时的自己,当时的自己如何看待这个世界,如何看待人和人之间的关系”,这是独属于作家的幸福。
文学是一个时代最敏感的神经末梢。梁鸿指出,《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》抓住了这个时代最核心的问题,“我们在过什么样的生活,什么样的生活不是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?”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思考。这本随笔集囊括了时代重大的技术改革、人文精神,对时代的核心问题进行回答并试图寻找与之相应的精神状态。
阿乙认为,这本书借助了安妮宝贝、路遥、王小波、余华等很多载体,这是一代人的阅读史,更是一代人的心灵史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杨庆祥是一个时代的观察者、审问者和反思者。
《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》中第三辑题名为“走进人间的烟火”,杨庆祥表示,“每一个写作者或者每一个生活的人都在生活之中,不可能与世隔绝;但是对他者,我们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。”
张菁认为,杨庆祥是一位始终葆有天真的作家。“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作家的赤诚、热烈,内心的敏锐以及松弛感;同时,也看到了一个作为真实的人的存在,周边人的痛苦、不幸和失败。如何面对这些问题,如何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,是不断呈现的命题。”(完)

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题:保有少年梦想、赋能教育未来——访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
进入12月,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愈发忙碌。
一方面,12月1日,走过8个年头的东润公益基金会获得民政部颁授的全国性5A级(AAAAA)基金会称号,这也是现行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的最高级别,前来采访的媒体络绎不绝。另一方面,孔东梅及其团队已开始为明年将开展的公益项目奔忙。

“让少年保有梦想,让家庭充满希望,让社会享有公平,这是东润秉持的宗旨,‘赋能未来’则是我们的愿景。”她对记者说,8年间,基金会深耕教育领域,帮助更多有能力、有梦想的少年找到圆梦的舞台。
孔东梅等人发起成立东润公益基金会的初衷,是要更持久、系统、专业地给予困境儿童帮扶。乡村教育,始终被置于“最优先考虑”的位置。
“围绕乡村教育,将各方社会力量连接起来,同时借助创新力量,探索出一套可复制、可持续的模式,助力构建更具普惠性的教育生态。”她解释说。
“东润启航奖学金”就以助力乡村教育、精准帮扶助学为切入点。截至目前,该项目覆盖全国324个县,其中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全覆盖。

今年夏天,基金会一行曾赴新疆开展助学兴教活动,入户走访获得奖学金的孩子。在此期间,13岁的约麦尔·托合提、9岁的安沙尔·艾海提、14岁的古丽妮尕尔·沙吾尔等人纷纷汇报了学习成果,更表达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。
这让孔东梅十分感慨。“多年前,我作为一名志愿者来到新疆,孩子们眼中的光芒鼓舞我成立了基金会。”她说,这些年来,不少受到资助的学生陆续给“孔妈妈”来信,讲述他们如何考上理想大学、改变家庭命运。
“教育可以点燃星火、通向远方,我们也将继续助力孩子成长,为乡村人才培养贡献力量。”孔东梅说。
今年夏天,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(中)在新疆开展公益活动时,与疏勒县第四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。(东润公益基金会供图)
“东润美育”“东润体育”“东润爱阅”“东润星尘”……一个个“小而美”的项目,成为孔东梅团队努力实现教育公益体系化帮扶的生动注脚。

日前,孔东梅在出席一场活动时回应了为何要开展乡村艺术教育帮扶。“为乡村带去艺术,不是想让孩子们成为艺术生,从而上个好大学。”她强调说,而是帮助乡村孩子坚持音乐梦想、感受艺术美好,使其拥有更多的人生可能性。她将这个音乐教育公益项目命名为“星尘”,寓意在于“我是一颗小小的尘埃,被看见的那一刻,就有了光,繁星闪耀的舞台并不遥远”。

据不完全统计,“星尘”艺术扶持体系成立5年间,打造出338个“东润星尘艺术团”。部分艺术团成员还受邀参加了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表演。
此外,东润公益基金会通过捐赠足球装备、提供经费支持、强化师资力量等方式,大力支持发展乡村青少年足球运动。这既有助于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,也将让更多孩子通过足球运动树立远大理想、通向广阔世界。

在今年举行的2023东润杯·江西红色老区青少年足球联赛上,来自吉安县敦厚镇高塘小学的小球员们配合默契、表现出色,勇夺小学组冠军。“我想进省队踢球!未来当一名足球教练!”“我想成为像C罗一样的球星!”……孩子们争相诉说梦想。孔东梅则说,希望每一个梦想都能在足球的一传一送间,被托举得更高、更远。
今年3月,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(中)在湖南开展公益活动,图为她与湘西州古丈县民族中学的孩子们在一起。(东润公益基金会供图)
十年育树,百年育人。“根植于教育的公益,同样需要扎根并不断耕耘。”孔东梅说。

2020年,为助力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,基金会展开“东润益师”项目,通过对长期坚守扎根在教学一线的优秀书记(校长)以及优秀教师进行奖励,促推在艰苦环境中仍坚守初心的老师收获职业荣誉感,获得更多社会尊重。
“我们愿意始终作为老师们的坚强后盾,激励更多优秀教师扎根乡村。”孔东梅说。她同时认为,儿童保护和儿童教育并非单独存在,而是发生在各种事件和情景中,甚至是在救灾等重大事件中。近些年,每每发生严重的水灾、震灾等,东润公益基金会都会积极捐资捐物,支持当地受损中小学校的重建及修缮工作等。
长年带队奔走于公益事业一线,孔东梅对家人充满愧疚。她至今仍记得,2019年10月,女儿骑车发生意外、右腿骨折,当时正在新疆实地调研的她难以兼顾。懂事的女儿却在电话中说,“妈妈,没事,你先去看那边的弟弟妹妹们”,成为自己的坚强后盾。
“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’不仅是伟大的革命精神,更是我们历久弥坚的‘家风’传承。”孔东梅说,当前,我国慈善事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期,她也将继续带领团队脚踏实地走下去,“拥抱新时代,争取让所有有能力、有梦想的孩子都能拥有圆梦的舞台”。(完)